3月27日,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《中国清洁能源行业年度发展报告》(以下简称报告),预计2018年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将在40吉瓦至50吉瓦,继续保持快速增长,产业布局将持续向中东部地区转移,光伏企业业绩值得期待,但产能过剩危险仍值得警惕。户用光伏、光伏扶贫以及智能化等将成行业发展重点。
2018年分布式光伏成行业发展重点
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低能量密度、模块化等技术特点,与集中开发相比,分布式开发对太阳能资源条件要求相对较低;分布式光伏发电还具备就近发电、就近并网、就近转换、使用的特点,是将光伏发电间歇性与用电消纳峰谷性最优利用的形式,也能解决电力在升压和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。
数据显示,2017年,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量为53.06吉瓦,保持了快速增长。其中,分布式光伏成为市场发展的新亮点,新增装机19.44吉瓦。国家《太阳能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提出,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到2020年要达到1.1亿干瓦以上,其中分布式光伏60吉瓦以上。截至2017年12月底,我国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29.66吉瓦,仍有较大发展空间。
报告指出,就增长潜力而言,未来一段时间,工商业分布式发电更具想象空间,尤其是在中东部地区,工商业分布式市场前景十分广阔。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,2020年中国工商业屋顶分布式预计达到40吉瓦。
随着分布式光伏的规模扩大,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也随之凸显,关于产业发展的良性模式和循环机制都有待于健全。例如商业模式的探索以及储能的接入等问题都有待完善。
2018年风电装机有望实现增长
风电方面,2017年,全国风电新增装机15.03吉瓦,同比下降22.1%;全国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26.3%,全国弃风电量和弃风率分别下降了15.7%和5.2个百分点。
伴随着2017年风电装机容量的下滑,2018年风电转机市场十分值得期待。在集中式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受到限制的情况下,低风速风电和海上风电迅速成为市场新的焦点,新增装机将有所增长。
低风速风电开发效益显著提高,年平均风速5米/秒左右的风电场可实现年利用小时数可以突破2000小时。中东部地区的低风速风资源可开发量达1000gw,目前已开发的资源量不到7%,开发潜力巨大。
随着我国海上风电电价政策明确,建设成本持续优化、配套产业日渐成熟,海上风电将步入加速期。《风电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明确提出,到2020年,全国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达到10吉瓦,力争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吉瓦以上。在政策力推和行业信心的激励下,预计2018年海上风电装机有望达到1.5-2gw,呈高速增长态势。
报告预测,加快推动海上风电和分布式风电发展和继续推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,将成为2018年国家能源局和全行业共同努力的重点。
光热发电建设地方政府热度不减
资料显示,国家能源局2016年批复首批20个光热发电示范项目,然而由于种种原因,2017年实质性开工的项目并不多。
不过,地方政府发展光热发电的热度并未因此减弱,多个光热发电示范基地规划方案通过审批,此外一大批新项目充分吸取首批项目的经验教训,已经开始为申报第二批示范项目提前做准备。
按照规划,2017年应该是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的启动之年,然而截至目前真正启动项目建设的不到一半,照此进度,预计2018年底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项目能够实现并网发电。
报告预测,2018年作为首批示范项目建设收官之年,预计业内关注的逾期项目处置、电价联动政策都将得到明确。为维护国家政策制定与执行的严肃性,逾期末投运的示范项目将面临电价下调,但是考虑到钢材、玻璃、硝酸盐等多种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,最终的下调幅度可能在0.03-0.05元/干瓦时。此外,部分建设进度严重滞后的项目不排除被取消示范项目资格的可能。